利用雨水管偷排工业废水一企业玩“障眼法”被
利用雨水管偷排工业废水 观澜一企业玩“障眼法”被抓现行
近日,根据深圳市“利剑三号”专项执法行动统一部署,龙华区全力开展打击非法排污“百日行动”。观澜街道一企业利用暗管等逃避监管的方式与执法人员玩“障眼法”,被环保执法人员当场查获。
7月3日上午,深圳市生态环境局龙华管理局观澜所执法人员在执法巡查时发现,观澜某工业园区存在异常,一厂房三楼外墙多出三根直通一楼的PVC管。执法人员带着疑问直奔三楼,发现三楼是一家从事电容屏生产加工的企业,已办理环保批文,批文要求其工业废水经妥善收集后交由有资质的单位处置。执法人员现场检查发现该车间设置了一条自动清洗线,地面连接了三根PVC管穿入墙内,但无法判断去向。与此同时,执法人员在该栋厂房外墙发现PVC管附近的下水道有碱性废水。为查清废水来源,执法人员果断进行破管,发现管内正在排放废水,但现场企业负责人拒不承认该废水是他们公司所排。
为确认违法事实,执法人员当场做起了排水试验,验证该废水正是来自三楼车间的PVC管,最终流向园区的雨水井。在证据面前,企业只能承认违法排放工业废水的事实。执法人员已当场查封该公司的自动清洗生产线,责令其立即停止违法排污行为,并拍照、录像取证。
市生态环境局龙华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深圳经济特区环境保护条例》第四十条第二款明确规定,禁止通过埋设暗管或者其他隐蔽排放的方式,直接排放污染物。面对此类情况,根据该法六十七条第二项,将处十五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并吊销排污许可证。该公司可能面临相应的行政处罚。(本文来自龙华网)
同类文章排行
- 随意排放污水污染环境,公司法人被追责
- 环保督察组曝光2起整改不力典型案例
- 环境部门委托环评单位进行环评报告审核
- 广州市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新规定
- 处理前已达标的废气是否仍需要建设污染
- 生产废水实施清洁生产全部回用是否需要
- “调试”不同于“投产”,两者之间并不
- 一公司偷排废水被判支付 生态环境损害费
- 环保厅对14家环境检测机构限期整改1至
- 环境服务认证证书—分散式生活污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