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部:“十三五”以来全国关停涉重金属

生态环境部29日召开11月例行新闻发布会。谈及农用地土壤治理,生态环境部土壤生态环境司司长表示,为了确保农用地环境安全,保障居民粮食安全,让老百姓吃得放心,着重从两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是强化污染源头防控。近年来,我国先后发布实施了全国重金属污染防治规划、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加大工矿污染防治;“十三五”以来,全国关停涉重金属行业企业1300余家,实施重金属减排工程900多个,重金属等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
《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发布实施后,生态环境部会同有关部门进一步组织开展了涉镉等重金属重点行业企业排查整治行动,共排查企业13000多个,确定需整治污染源近2000个,截至目前,已有近700个完成整治,切断了污染物进入农田的链条,取得明显成效。从日常工作调度和基层调研情况看,耕地周边的工矿污染源得到有力整治,有效防范了耕地的污染风险。
二是推进农用地安全利用。配合农业农村部开展农用地分类管理和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工作。据了解,农业农村部牵头组织在部分省(区、市)开展了农用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划分试点,及农用地安全利用和治理修复试点示范等工作,为推动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探索道路、积累经验。
生态环境部土壤生态环境司司长称,今年4月,农业农村部、生态环境部联合印发通知,督促各地进一步分解落实任务,采取建设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集中推进区、强化污染源管控、推进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划分等举措,推动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工作。今年10月,农业农村部在湖南长沙召开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现场推进会,进一步推动相关工作。
生态环境部土壤生态环境司司长表示,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主体工作结束后,生态环境部配合农业农村部,督促指导各地依据详查结果,进一步采取有效措施、系统科学推进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目前来看,到2020年底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90%左右的目标预期是可以实现的。(本文来源于中国新闻网)
同类文章排行
- 环保厅对14家环境检测机构限期整改1至
- 环境部门委托环评单位进行环评报告审核
- 一公司偷排废水被判支付 生态环境损害费
- 广州市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新规定
- 环保督察组曝光2起整改不力典型案例
- 处理前已达标的废气是否仍需要建设污染
- 随意排放污水污染环境,公司法人被追责
- 生产废水实施清洁生产全部回用是否需要
- 环境服务认证证书—分散式生活污水处理
- “调试”不同于“投产”,两者之间并不